【人民民主陣線 政治學習論壇】
ADHD(過動症)篩檢政策中的教師、孩童與家長
時間:103年6月14日(六) 14~17點
14:00-14:30 記者會(暫訂)
地點:溪州活動中心(新北市永和區勵行街42號2樓)
主持人:夏林清 (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
與談人:全國校護協進會、民主教育參政團、安家社區服務機構、
本論壇將針對下列主題探討:
1.
衛生單位”粗略引用”研究報告而變成行政政策的邏輯,教育單位的主體如何反應?
2.
健保≠福利
3.
教育病理化和醫療化;標籤化學生、教育主體的衝擊與危機。
4.
學生、家長主體在哪?
歡迎關心此議題、身處於其中的家長、孩童與各專業主體,在自己的主體位置,參與論壇,進行對話。
活動聯絡人:人民民主陣線 周佳君 0933-121-338、王芝安 0972-968-008
備註:每人酌收50元,講義資料與場地費用。
◇◇◇◇◇
本活動發起為人民民主陣線里長參選人。每個里都有學校,社區作為一個政策落實基層行政單元,里長既為人民選出,除了發傳單進行政策佈達,更應有著積極的帶著里民思考討論政策的機制,落實公民參與基層審議機制,進而共同行動回應”不良”政策的里民意見,集體要求政策資源的重新使用,讓鄰里居民能獲得更適切的尊重與照顧,達到主權在民由下而上的的社區治理民主制度。
背景說明:
新北市衛生局於今年4月起,針對全市國小二年級學童進行免費ADHD 篩檢及診斷評估計畫,第一次掛號費及健保部分負擔由市府買單。衛生局長林雪蓉指出,ADHD 全球盛行率為5%至10%,國內約8%,但健保資料分析僅有2%學童就醫,換句話說,6%家長可能不知道孩子罹患ADHD,或擔心被標籤化而不願意面對。這種看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政策」乍看是福利;然而,我們擔心的是,孩子的行為一旦推向病理化的診斷就抹煞對孩子行為所處的社會脈絡、家庭條件的多元了解,而這些家庭與社會脈絡更不應單純用所謂的「情緒管理」、「親子關係」來問題化家庭。更令人擔憂的是診斷後面若推向藥物控制,對孩子將造成更嚴重的身心傷害,也錯誤使用全民健保資源。孩子需要空間與協助,不應以醫療診斷為單一思考與疾病診斷為前提,推向跟醫療體系掛勾與病理化學生行為的扭曲認識,首先應在學校教育與生活環境中開拓出給孩子適當的活動空間,並讓學生家長有能力與自主的選擇與引入適切的協助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